

吳奇翰 Hank Wu
國立台灣大學
工商管理學系 三年級
背景介紹
大家好,我是 Hank。這次要來介紹自己在行動貝果 MoBagel 擔任「行銷實習生」的收穫,在開始分享之前,先簡單介紹相關背景作為參考:
-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三年級
- 行銷相關經歷:數位行銷實習生 – 時長約半年
補充:先前的實習公司是一家在 Web3 發行 NFT、建造 Metaverse 與 NFT 資訊平台的 B2C 新創公司,由於公司性質跟行動貝果差異過大,除了同是新創以外幾乎沒有共通點。基本上行銷技能只有撰寫文案多少有重疊到(其實 2B、2C 的文案差別也很大)。
關於行動貝果:專攻 AI/AutoML 和資料科學領域的 B2B 科技公司,願景為「Think with AI.Simplify the future.」
行銷實習生在做什麼?
行動貝果的 Marketing Intern,工作內容有三個大方向:
- 行銷渠道經營
- 成為粉專管理員,管理行動貝果、MoBagel AI Bar 臉書專頁與官網並持續優化
- 每周固定追蹤 Google Analytics 數據,紀錄問題並思考可能因子
- 行銷素材製作與品牌包裝
- 協助國際論壇籌備,撰寫相關文案並擔任產品介紹員
- SEO/網站之內容策劃,設計網站排版
- 塑造品牌,在文案、新聞稿、圖片等素材展現 MoBagel 的理念與願景
- 網站製作
- SEO/網站之內容撰寫,包裝產業知識與產品優勢
- 協助網站製作,與 PMO 部門合作完成新官網上架
實習的收穫
實務面:行銷文案、網頁設計、競品調研、社群管理…
具體的項目全部都講完太花篇幅,所以這邊以我實習後半段的主要工作 – 網頁架設為例。
在構思官方網站設計的過程中,加深對於自家產品的理解,也學習到了網站介面設計的相關知識。網站設計其實是一門大學問,每個欄位、圖片、介紹的相對位置與形象設計背後都是有行銷與設計學問的,安排得當能夠發揮 1 + 1 > 2 的綜效。
不只如此,網頁設計也牽扯到寫程式,像是 HTML 與 CSS 等。短時間內從 0 開始上手從沒學過的新程式語言確實是很困難的事情,不過一邊學一邊應用可以說是吸收最快的方式,立刻具現化學習的成果也能夠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視野面:B2B 銷售旅程、新創內部、產學落差、AI 潛力…
除了硬實力的累積以外,實習也很大程度上幫助我視野的拓展。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不過實際上身處職場感受氛圍也同樣重要。以企業文化舉例,大部分的新創公司特點不外乎為:組織架構相對扁平、階級距離小、企業文化自由等等,這些「傳聞」眾所皆知。不過,新創內部扁平的組織架構實際上長怎樣?組織圖包含什麼樣的商業考量在裡面?企業文化有多自由?自由的風氣具體有什麼福利措施或寬鬆規定?這些「事實」只有親自待過新創裡面才有機會接觸到。
拓展視野可不只有待在公司內,像是我很幸運地於去年 Devdays 亞太技術年會中 MoBagel 攤位擔任產品介紹員。不只是在介紹產品的應對進退中對自家產品更加熟稔,觀摩其他同在 AI 產業公司的過程中,我真正見識到了 AI 產業應用百花齊放,現場對新技術所帶來的嶄新商業模式有更多的認識與更進一步的了解,感受到未來帶領產業變革的盛況,親眼見證 AI 無可限量的潛力與大好的未來。
心態面:探索職涯方向
大三是最晚開始思考未來職涯方向的時間點,由於行銷是我未來不排除要走的方向,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看職場上是怎麼做的,這也是同儕普遍開始在大三找實習的原因之一。我認為親自體驗一次就知道行銷適不適合自己,即使最後真的沒興趣,也排除掉一條可能的冤望路了。除此之外,這份實習經驗也有助於降低求職焦慮,心裡也踏實了許多!
心得總結
Marketing 涵蓋的知識與技能非常廣泛,有不懂的地方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不懂就問」比什麼都重要。新創公司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前輩們很樂於給幫助,且公司找實習生一定不是期待一招進來就獲得十項全能的即戰力,而是透過讓實習生一邊學習一邊應用的過程培養人才,形成正向循環。MoBagel 的同仁都非常 nice,只要勇於發問,無論是不是同個領域的同仁都很樂意分享見解,很容易找不同職位的同仁 1 on 1 聊聊。實習生之間也經常交流心得與收穫,可以深入了解不同部門的風格、工作內容與細節上的差異。
最後,感謝 MoBagel 讓我度過充實的半年,也特別感謝我的 mentor 兼主管 Chris 在百忙之中指導我,不但時常給予我建議與協助以外,也給我很多挑戰跟自由表現的機會。
註:以上僅以自身主觀角度分享作為行銷實習生的見聞,若有任何問題與建議都歡迎與我討論!
⁍ Mail:hankwu0908@gmail.com
⁍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chi-han-hank-wu/